Jun. 1, 2022

上官亂:一場車禍之後,我總結了台灣與大陸交通環境的幾點差異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 聯合報

一場車禍之後,我總結了台灣與大陸交通環境的幾點差異       

[ 中聞社特稿 ] 台灣新住民 / 自由作家 上官亂

我來台灣一年了,因為工作主要是寫作,平時出門時間不多,而且因為沒考台灣駕照,沒有在台灣開過車,所以對台灣的交通狀況感受不深,但是去年11月底,我出了一場車禍。這場車禍讓我百感交集、刻骨銘心,從此我開始關注其台灣的交通狀況。

       這場車禍可以說是一場飛來橫禍和無妄之災。當天晚上,我跟先生看完電影,決定步行回家,在距離家約400米的一個路口,在行人號誌燈變綠後,我們正常地從斑馬線過馬路。

       可是我們剛走到斑馬線中間,就見一輛左轉車向我們駛來,我還在好奇他在搶什麼的時候,我這輩子都忘不掉的恐怖一幕出現了—他突然加速向我們直衝過來,就像黑幫電影裡的殺手尋仇情節一樣,那一刻我腦袋一片空白,第一反應是這司機是故意要撞死我。

      一切來得太快,我們根本來不及躲閃,只聽“砰”一聲悶響,我先生被撞飛幾米遠,後腦勺著地躺在地上。隨後就是我,車的保險杠狠狠撞上我的左腳,我瞬間倒地,當時腦子裡已經在放走馬燈了,心想完了。還好,車在撞到我之後停了下來。

       隨後,嚇得不知所措的司機從車上下來,不停道歉。

       我先生也回過神來了,大罵”你在幹嘛?“

       我的左腳當場就疼得動不了。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才真正讓我終生難忘。

       司機停車後,馬路對面有輛等紅燈的大貨車司機忍不住伸腦袋出來,為我們打抱不平,大聲斥責肇事司機:“你在做什麼?人家在斑馬線哎!”

       隨後,路過了幾個機車騎士,提醒司機把三腳架拿出來,以免我們再二次受傷。

       然後,司機也在我們催促下拿起電話報了警。

       這時,關心我們的陌生路人越來越多,在等員警和救護車的過程中,有好幾輛機車女騎士看見我們倒地後,立馬下來,把車停在我們身邊圍住我們,還問我們要不要幫忙報警。她們一直守護著我們,直到救護車和員警到來。

       我至今都非常感謝這幾位熱心的路人,這場車禍沒有給我留下很大的心理陰影,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這幾位熱心路人及時地給了我安慰和力量。後來救護車來了,把我們送到醫院,交警來醫院做了筆錄,我第一次體會到台灣的車禍處置程式。

       當時我就在想,如果這個車禍發生在大陸,會是怎樣?

       大陸這幾年因為私家車急速擴張,電動車數量高速增加,也是個車禍頻發的社會。我經常在路上看到小型車禍,但是,我幾乎沒有看到有人像台灣這樣向陌生人伸出援手,雖然圍觀的人不少。我想有幾個原因,一是台灣的人情味本來就特別濃厚,二是大陸出現過太多扶老人被訛詐,以及太多“碰瓷”(假裝被撞以訛詐汽車主)的現象,社會信任值比較低。大家也許會遠遠看著,會幫著報警,但是不會敢靠近,人之初性本善,大陸人可能沒有失去善的本性,但是善的成本太高,看似冷漠的背後,其實是幫助陌生人的高風險和低回報率。

        我後來又查新聞,發現不管是大陸還是台灣,汽車轉彎不禮讓行人,都是發生得最多的不文明行車行為之一。

         其實兩岸對轉彎都有明文規定,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台灣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規定:行經設有彎道、坡路、狹路、狹橋、隧道、學校、醫院標誌之路段,道路施工路段、泥濘或積水道路、無號誌之交岔路口及其他人車擁擠處所,或因雨霧致視線不清或道路發生臨時障礙,均應減速慢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在斑馬線撞行人,兩岸的法規裡,駕駛人要承擔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那為什麼這麼多車還是不減速呢?我發現兩岸的情況不同。

       在大陸,其實一線大城市都比較有轉彎禮讓行人的習慣,因為幾乎每個路口都有監控器,而且違規會嚴格重罰,再加上訛詐案——所謂“碰瓷”頻發,大城市的汽車相對文明,生怕惹上事。

       但是二三線的城市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堵車嚴重的城市,錯過一個轉彎燈,可能就會被堵很久,所以很多車喜歡加速轉彎。

      而在台灣,碰瓷並不是常見的詐騙手法,所以司機比較沒有“行人可疑”的擔憂,少了很多“被訛詐”的壓力;另外,因為台灣人普遍喜歡騎機車出行,在臺北以外的城市,馬路上行人很少,所以很多汽車在過路口和轉彎的時候沒有注意行人的習慣。

      我的一個朋友,她男朋友是個英國人,在台灣住了10年,至今不習慣台灣的汽車不禮讓行人的做法,爲此從臺北搬到花蓮。前年他去到日本,過街的時候因爲遠遠被司機停下來禮讓,他竟然感動得熱淚盈眶,絲毫不誇張。

        當然,兩岸的交通也各有各的特點。

       大陸的交通也有先進的地方,比如很多馬路是新修的,非常寬廣,人行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非常明顯的區分,人行道非常寬,大家各行其道,通常不會出事。

       而台灣因為大部分的城市道路狹窄、擁擠,白線內的人行道很多時候被默認為停車格,導致行人不得不走上機動車道,非常危險。

      另外,近幾年,大陸全國出現大量的共用單車,可以隨取隨停,非常便利。臺灣也有共用單車,但是騎車的人少,而且只集中在大城市,更是只能定點取停。

      還有,中國現在幾乎所有一線城市,省會城市都有地鐵。台灣很多城市也都有捷運,臺北、高雄、台中、桃園都有。但不同的是,中國任何一個地方坐地鐵都要安檢,全部參照登機標準;台灣任何地方坐捷運都不需要安檢,高鐵台鐵也不需要,出行氛圍自由。

       這些都是兩個社會形態在交通上的體現。近幾年,我發現上述的這些問題,台灣也在努力改善,未來希望能夠看到更好的城市出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