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13, 2022

解封後觀光產業的復甦與挑戰

   我國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關閉國門,觀光局自2020年3月18日頒布「禁團令」,禁止旅行社組團出國與接待外國來台旅行團,至2022年10月13日開放國門實施「0+7」自主防疫,國門關閉了2年七個月。以致觀光產業成為受傷最嚴重的產業,現國門重開,但仍有每周航運上限,疫情管控政策等不定因素,無法正常營運。觀光產業在解封後如何重新出發?又將會面臨甚麼挑戰?

   受疫情影響,產值嚴重衰退,產業人力大量流失,2019年台灣出國人次1700萬人次,2020年台灣出國人次230萬人次,2021年台灣出國人次僅剩36萬人次,與2019年相比只剩下2.1%。2019年外國來台旅客1180萬人次,2020年外國來台旅客137萬人次,2021年外國來台旅客14萬人次,與2019年相比只剩下1.1%。2019年我國觀光收入產值8383億,2020年我國觀光收入產值約500億,2021年收入不足百億。而疫情期間業者大力推動國內旅遊,國旅大爆發,看似觀光產業仍有一絲喘息空間,但回頭來看相關數字卻也是逐步衰退,2019年國內旅遊人次1.7億人次,2020年國內旅遊人次1.4億人次,2021年國內旅遊人次1.26億人次。與2019年相比只剩74%。2019年國內旅遊消費3927億,2020年國內旅遊消費3478億,2021年國內旅遊消費2597億。與2019年相比只剩66%。

  在冰冷數字中代表著許多業者的無奈與痛苦,觀光業是牽動住宿、餐飲、交通、零售購物、育樂等等的庶民產業,企業為了生存,只能減少開支,許多員工被迫離開崗位,從勞動部通報的減班通報資料來看,觀光旅行業人數至今始終排在前面,雖然政府在疫情期間也投入了400多億經費做產業紓困與振興,但是杯水車薪,疫情期間觀光業的體質已經嚴重受創。2018年底旅行社全台家數3926家,截至2022年上半年,旅行業剩3905家,帳面上只減少21家,看似影響不大,但是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良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示,這兩年來旅遊業元氣大傷,至今還無法恢復,許多人為謀生只能改行,全國名義上的從業人數從四萬多人減到三萬二千人,但真正在第一線的人數約只剩一萬多人。禁團令直接導致導遊與領隊人員工作職缺歸零,旅行社國際航空票務人員也因疫情業務歸零,旅行社外國入出境作業OP行政作業人員業務歸零,大量人員流失。其他觀光產業如:旅宿業房務清潔人員、餐廳宴會服務人員、遊覽車司機等等,同樣面臨人員大量流失的困境。觀光局局長張錫聰在台越觀光交流活動中表示,觀光產業基層人力在疫情期間的流失,是目前各國在疫後發展觀光都面臨的問題,像是日本機場地勤人員也缺乏,造成赴日航班被取消,而台灣例如遊覽車司機不夠,業者最近向交通部反應,尋求解決之道,此外,像是旅館房務人員的不足,在勞動部協助下,優先協助業界媒合與培訓,並由教育部協助推動學生實習、建教合作,相關的部會都在關注,很難一下子就馬上恢復,但會持續努力。然而政府這些媒合就業、建教合作等措施遠遠不足以因應目前的缺工狀況,哪還有甚麼可以幫助產業解決問題呢?

   旅宿業者多次呼籲開放外籍移工擔任房務清潔工作,而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辦理旅宿業職缺媒合是「供大於需」的狀態,缺工是因「薪資條件不對等」、「工作職務內容不明確」反對開放。消息一岀,旅宿業者則批評,目前房務人員至少有三成以上缺口,即使開出月薪三萬五千元還是招不到人,部長說法「不接地氣」,完全不了解業者痛苦,還說勞動部辦再多專案媒合恐也沒用,提高薪資還是沒人來,應開放移工。中華民國旅館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洪崇元也表示,旅宿業人力不可能「供過於求」,現在多數台灣人不願意做鋪床、掃廁所等房務員工作,就算辦再多場次的專案媒合服務也沒用,不願意做的人就是不願意做。對於部長的說法,洪崇元直指根本不是這兩個問題,有業者已提高薪資,還降低每日清掃房間數量,但還是沒人應徵。這是旅宿業的工作屬性問題,多數年輕人不願擔任房務清潔人員,法規規定也不能引進外籍移工,這種情形即使勞動部舉辦再多場專案媒合服務也無法解決,政府應該學習日本引進移工從事旅館業房務清潔工作。而在外語導遊人員的人力缺口,遊覽車司機人員流失問題,機場地勤服務人力不足,這些將來都會是觀光產業復甦之路的痛點,這些都是屬於高級技術人力,工作具有特殊性或有從業資格取得門檻,技術涵養高養成期長,無法快速補充人手。比台灣早開放國門的歐美日本等,之前都出現相同的問題,我們應該引以為戒,盡早準備。

   2009年政府曾經實施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俗稱22K方案或22K政策,雖然當時的實施成效在補助期滿留用率僅40%表現並不盡理想,但是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應該吸取當時的政策精神,針對疫情受創產業提供聘用不限定晉用身分別,針對聘用新進人員給予產業獎補助方案,讓產業敢於用人,因為現階段出入境航班依然有所限縮,市場量能僅2019年全盛時期的四分之一,問題尚未完全浮現,此時機應該快速掌握,因為人力補充的速度是跟不上市場重新開放的恢復力道。

   另外,目前的市場量能僅2019年全盛時期的四分之一,而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亞太區副總裁Philip Goh接受外電訪問時表示,亞太各地逐漸放寬旅遊限制,預期2022年底亞太區的航空客運量,將由8月時所預測恢復至疫情前的53%,調升到達至疫情前的73%。目前亞太區增長勢頭非常強勁,除了中國大陸之外,其他主要市場都已重新開放。根據IATA資料,亞洲的航空復甦落後於其他地區,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內地持續關閉邊境,其國際旅客人數平均僅為疫前的2%至3%。全年客流量預測須視乎中國內地何時開放邊境,目前仍不清楚確實日期,IATA數據顯示,8月份亞太地區的國際客運量為2019年的35%,預計到2025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台灣在亞洲地區也是屬於較晚開放市場的區域,這也表示觀光產業還有一段辛苦的路要慢慢前進,建議政府要持續給予產業援手,提供政策相關人力穩定政策,讓產業能度過最後一哩路,迎接春天。